青春,不死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数学强项(上篇)

最新网址:m.biquge.xin

关于预科班的印象真的好少,少到甚至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邓云客和文岂就已经成了全班公认的数学成绩头把交椅和二当家。

说是有个老大老二之分,其实也未必。

因为当时邓云客的数学专长在于,不管是哪一年的中招数学压轴大题,甭管它有多难,计算多么繁琐,题意有多么晦涩难明,他总能在一堂数学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做出来。然后邓云客趾高气扬地高举右手,按照葛霞的指示走上讲台,再用紧接着的一堂自习课的前半个小时时间,把鬼画符一般的演算过程板书整个黑板,使其除了葛霞画好的题目所给图形内部空白外几无立锥之地,让满脸更加凌乱的同学们眼带敬畏地送上雷鸣般的掌声。

“哎!DYK这个逼讲的啥玩意?”

“没听懂啊!就听懂他说了个因此得证。”

“管他呢,反正最后结果证明出来了。原来这两个三角形真的全等啊!”

“跟着鼓掌就完事了。”

邓云客的数学解题水平真的超一流。其实他讲的解题思路文岂都想过,有些是推演了几步之后发现过程过于繁琐,自觉可能会走入死胡同,而且凑巧能够找到一种新颖的便捷解题方法,所以认怂弃用了。但更多的情况,其实是文岂推理过程中一不留神就计算出错,出现了逻辑断层,根本无法继续推演到正确答案,不得已重新挖掘隐藏条件。

可是文岂就是如此执拗的人,没有捷径制造捷径也要用不同寻常的方法解题。除了深挖题干的一应隐藏条件之外,文岂还熟练运用各种辅助线。为了解决代数问题更了解过高数的一些基本知识,思维成本高昂自然方法就会精炼易懂,只是会比邓逼慢上几分。文岂不敢保证解决所有的难题,但只要他能解出的题目,方法一定是人所未想且人难能想的简便。

习惯于让同学们内部解决数学难题的葛霞,总会适时地走出来打破班里令人尴尬的死寂,三言两语确定同学们完全没有听懂之后发声:“好的,邓云客思路很清晰,计算过程也很严谨。但是我也跟同学们一样完全没有跟上节奏。哪位同学能够用正常人类的语言来简单地再讲一遍么?”

葛霞,江湖人称“胖霞”,因其与化学老师“瘦霞”迥异的体型被女生们封神,男生们跟风。只有文岂和邓云客这两个班级数学课代表敢于背后套近乎称其“大葛”。其人生理性别女,心理男

接下来就是生性低调的文岂的工作了。

自习课仅剩的十余分钟时间里往往会经历文岂犹豫中举起右手、慢悠悠地踏上讲台、拿起邓云客用剩下的粉笔头寻找黑板空隙,以及在大葛手绘的题目图形上做出一条宛如神来之笔般关键的辅助线之后,不得已擦掉部分邓云客在黑板上留下的演算痕迹。写下走捷径之前的步骤后,因为还是基本上无处可写只好以口代笔,三言两语利用等价转换的思路,或者是数形结合之类的原理,把除了思路引出之外的解题全过程铺开叙述。

其实中招压轴题最困难的步骤往往就是寻找思路,或者说,最难的就是创造条件的过程。所以每次讲题,总是在文岂做出辅助线之后,班里就会稀稀拉拉地响起惊咦声,紧跟着就是班里学霸们如梦初醒的“噢~”的惊呼。

把黑板空白部分写上引出思路的起始步骤后,一半的同学基本上都会开始埋头自主推导。然后待到文岂在下课铃响之前讲完全部思路,就连班里对于学习最不上心的最后排男生们,都会毫不吝啬自己情不自禁的赞赏。

不是刻意制造性别对立,而是很神奇地,不仅在文岂S小时期如此,即使到了三中也依旧是学生成绩女强男弱,也不知全国各中小学是否都有这个共性。有人说是因为高中之前的女生普遍比较听话好学,也就难怪天生有一点点“文气”的文岂能成为小城他活动范围内所有男生中,几乎是硕果仅存的一个异数。

直到遇见邓云客。

说句老实话,文岂那时几乎是有些怯于出风头,但是感觉到同学们掌声里满满的善意和感激之后,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充满了子债父偿的自豪,文岂望着邓逼。

邓云客最开始会在解出难题之后洋洋自得地嘲笑文岂思路不畅,慢如龟爬;文岂也就回敬邓云客,用三十分钟才讲完自己五分钟就解完了的数学大题,属实是个“邓逼”。

两个经由共同的数学特长而互相亲近的男生,便这样日渐增进着彼此的互不设防,以及口难原谅。

互相嘲笑、彼此奚落其实才是中学男生之间友谊最好的勋章。两个彼此仅以名称呼而不加姓的男生即便熟络,关系未必怎样,但是争着抢着当对方爸爸的一定是铁哥们。文岂一个院子从小玩到大的好哥们木玄也会加入,毕竟作为班里仅有的三个能够解出压轴大题的学生之一,木玄总会帮文岂给邓云客补上一刀。

“也不能就简单地说云客思路不成熟,”木玄笑着打圆场,“毕竟他还是个小屁孩。一么贪玩,做题偷懒,二么后半年出生的孩子还小,本来他就是个弟弟。其实莫说云客了,我也根本没想到跟文岂你一样这么简便的方法。”

“对啊对啊!”文岂附和,“云客弟弟,为了帮你改掉偷懒的坏毛病,以后班里数学作业的收取、布置,还有分发就都交给你喽!”

“是因为你个烧杯不认识同学吧。”邓云客悻悻说到,却从未拒绝。

然后回过神的时候就已经正式开学了。

教室不再是那个离文岂家少说也有一里地的市工人文化宫,而是回到了街角之隔,早上上学步行三分钟的三中校园。本来已经因为不得不习惯于放弃午休而怨声迭起的文岂,却突然间更加没有了一丝笑颜。也许是因为,两人家在学校的南北两个相反方向,从此和邓云客就不能走同一段回家的路程了?毕竟文化宫比文岂家还要靠南,预科班的时候时常还能好歹共享一段回家路。

好在有了规律正常的上学时间,白天的两人,因为依然身为同桌而有了更多相互熟识的机会。

原来邓云客是真的和文岂完全不一样。初三上半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之后文岂才知道,全班前三和前十的后三名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一个是文理两科样样不差,同时还能有一门优势学科数学来拔高总体成绩的头部学神;另外一个,却是几乎完全靠着数语外三大主科底蕴,带动沉重的政史理化小四门成绩,而且其中的语文成绩还是极度不稳定,看运气得分。简直像是一个误入初三的小学尖子生的尾部学仙。

好在文岂虽然不擅长,而且不希望交友,但是却也从来不会排斥此类作为。开学后小高决定暂时延续预科班时的座位不变,直到第一次月考出成绩之后。而文岂在短短一上午的相处中就发现,这个正式开学之前便常常跟自己一起抢着吃美食街的烤面筋的男生,确实是一个可以聊得来的交友对象。于是便顺其自然地促进了两个人之间早已初见端倪的友谊,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提前发现了这个仔的学习天赋可能不仅仅局限在数学一科之上。

文岂是一个绝对足够谦虚,不耻下问的孩子,从不介意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

所以,初三正式开学没几天的时间,文岂的老爸老妈就惊喜发现自家的儿子神奇般地转了性。从之前的一个心宗佛系的初中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热爱刷题、热爱刷各科练习册的律宗佛子。

那个本来就嗜素厌荤、整天一副食欲不振急需体验一下饿三天感觉样子的文岂,变得更加的茶饭不思,却居然是为了多腾出时间来躲进房间,专心地做几道物理牛顿定律练习题,或者是数学几何证明中招压轴题;

那个曾经在初二习惯了闭嘴,学习文科时也从不张口朗读背诵、只喜欢默看的文岂,居然也会没事就读一读历史课本上的笔记;

考试之前复习时甚至还愿意读背一晚,在学校的晚自习更是朗读声声如雷震,只是为了把从小没兴趣的文科的成绩也提一提,并同时自创了用大声诵读、高频重复代替实力强记的“傻瓜记忆法”;

——当然,绝逼不是受到了邓逼的影响。

甚至那个已经对自己的英语成绩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产生了自满情绪的文岂也消失了。或许因为凤姐真的不愧是三中英语教学的NO.1,对文岂这种英语成绩没下过115分的尖子生身上的厌学情绪也能见微知著,及早提高要求,迫使文岂不得在英语一科太过懈怠。反正文岂也又开始背语法、读课文,就像初一英语发迹时一样。

所以开学后第一次月考的表现还不算难看。

月考过后,邓云客全班第一,年级也是冲到了前五。

文岂的排名好死不死也向前动了动,不再是一贯的全班第八九、乃至第十名,而是好像居然冲到了第四第五名的样子,年级里面也是排到了二十多名,着实是给了文爸文妈一个惊喜。

文岂本人倒是安之若素,毕竟过去一个月自己付出的努力也合应获得此等回报,而且邓逼的物理化学还是比自己要好了太多,容不得他有丝毫骄傲。尽管临近考试的时候邓逼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时不时地会敷衍其事地给文岂讲物理,然后自己收齐了班里的数学练习册就跑走,文岂一度怀疑他心里有了别的爸爸。

可是物理化学还是没有赶超邓逼。

但是看到木玄的成绩文岂就更加高兴不起来了,表示比听到邓逼居然考了全班第一还不忿。木玄居然考了全班第二,是班里进入年级前十的最后一人。

所以小高履行诺言,在第一次月考之后按成绩重分座位的时候,为了省事就没有把三个人分开。小高身为老班事务繁忙,其实本就没有什么心思为大家重新分配座位,加之一个月时间太短,可以说班里除了文岂算是进步神速之外,大家的成绩与入班时差别甚小。只不过初三年级每次月考后调座位是三中的惯例。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一定压力,另一方面,各科老师也都能实时掌握上课管理的重心。

方便起见,小高只是微调。文岂邓云客还是同桌,木玄依然在第二排坐。

实际上,大家一年下来的座位变动好像都不大。

“呔!兀那木头!枉小爷我平素里对你那么信任,天天跟你一起回家。所有知识倾囊相授,上课陪你吃零食,周末跟你一起出去浪,”这是那天自习课公布了月考成绩后。后半节自习课已经彼此相爱相杀了好半天的三人间,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起,三人都还在收拾书包,文岂忽然意气难平,猛然向木玄发难,“你小子居然不显山不露水考了个全班第二!是不是故意要让孤王在老爸老妈面前抬不起头来!你快快给我从实招来……呀!”

说到最后,文岂甚至加上了一些京剧的唱腔,余音绕梁。

木玄虽然跟文岂从小住在一个院里,小学一年级开始同学到了初三,年龄上也不过比文岂大了区区一个月,两个人生日一个是四月中旬,一个是三月刚开头,但是“心智”上却要比一向吊儿郎当的文岂成熟了不少。现在想来,虽然一直是朋友相处,但是文岂心里是愿意把从来不会跟自己闹矛盾,总是淡笑着包容自己那些外人难见的任性的木玄,当做兄长的。

“行了行了,别取笑我了。这还不是开学一个月时间里跟着你们两尊大神学习,侥幸之下才比你高了几分么,”木玄讪讪地笑着摸起了后脑勺,看起来居然有点憨厚,“要不是云客经常给我讲数学题,你还帮我提高英语作文成绩,我也不可能进到年级前十啊!说起来还是要谢谢你们两个呢!”

“天啊木玄!你居然看着邓逼跟我道谢!一点诚意都没有,你变了啊木头!”

“行了吧小文子,辣鸡就是辣鸡。你要不是英语考了全年级唯一一个119分,数学比我低3分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挤进年级前三十?”这么欠的声音一听就是某个凭借侥幸考了数学年级第一,更是唯一一个满分而跻身年级前五,九五班那次考试全班第一的邓某了,“而且要是木头愿意的话,英语作文我也不是不能教的!”

三人在处于放学时段特有的喧嚣声中进行着班里少有人能够听到的对话。虽然是三个男生之间的日常,但是如果真有班里一个其他同学看到的话,估计会吃惊到五官全都掉下来。

文岂在其他学生的印象中是几乎不存在的。除了数学课上为全班同学讲题的时候,不管文岂做什么似乎都不会有人注意到。即使他后来从第二次月考开始就维持了一整年的月考年级前十也没人关注,连峰子都不知道他最终是中招的年级第几名。

并不是他真的没有存在感。

开玩笑,就算不说后来每次考试都是稳居年级前十的光辉战绩,刚入班的文岂吊儿郎当,经常上课睡觉,数学课甚至偶尔偷接葛霞的话茬还能考进全班前十也已经足以成为全班风云人物了好么!

但是文岂真的很低调。

文岂不希望博得他人的关注,同时也不太在意旁人的目光。外人不仅从没见过他高声说话的模样,连讲题声音都很小,甚至可能想象不来文岂说话带笑的场景吧?当然彼时的初三班级,也不会有人费心去想象这些与中考无关的事情。这样如同班里一个小透明的文岂真不知道怎会有之后的那番艳福。

邓云客倒是跟谁都能处得来,交际圈甚广。他不仅可以和全班所有同学都说得上话,从没有全班龙头弟弟的架子,甚至还能和班上一半的男生熟络地称兄道弟,虽然往往是中二气息十足地自称“哥”,但是也不过就仅此而已了。初三的时间比高三甚至可能更加无价,邓云客又何再曾与谁秉烛夜游?

相较而言木玄算是三个人里面对人处事最亲切的了,他不仅开口含笑,待人温和,更重要的是天生一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古典风美男脸。除了在文岂面前,应该是所有人看到木玄的感受都是一本正经,恭敬而又不失活泼的完美形象了吧?所以就算谈不上与人为友,起码木头确实公众力强一些。可是木玄与人的外向也不过就是温文尔雅的彬彬有礼,温疏冷惰,顺其自然的友好算不得好友。

初三年级那种在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们半自愿共同努力下催生出来的,那名为“一切以学习为重”的迷雾遮挡了每一个初三学生的视线,使得大家的眼里永远都是狭小到只能容得下自己的学习,以及自己的友情。

仅限于最近的友情。

最新网址:m.biquge.xin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