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篇 序曲
第1章 开篇 序曲
在传说中,世上本无完全相同的物体。
直到,有一个名叫上帝的木匠,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超技术,用世上最粗壮结实的桐木,打造了两柄完全相同的弓——那,真的是两柄完全相同的弓,连弓身上最细微的花纹都一模一样。
由于这对上帝本人来说,也是平生仅遇的杰作,为了尽善尽美,他赋予了弓世所罕见的定力与精准,以及作为两柄神弓应该具有的一切智慧与人性。并在弓身中,封印了两个灵魂:“元方”和“季方”。
两柄弓在世界初诞之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空寂日子,竟然凭借着本无所谓有,似近乎无般莫须有的所谓血缘关系而亲近,仅仅因为彼此的相像便两厢情愿地互相承认,纵身处劣境却依然不觉得清苦,只顾得沉溺于彼此的依赖。竟相互扶持地过了千余年,竟彼此相信、彼此熟悉、彼此习惯、彼此漠视到,即使空气于之,也不过如此。
最终,竟同时幻化出人的形体和意识,而且依然互相承认,凭无源无果的关系,以貌似亲人之深情,彼此真诚相待,似乎竟一时,永远,再也无法分离。虽然,只是一时,却堪堪能抵过满满一世。
后来,神弓出世。
一对孪生兄弟,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这一对神弓,带着他们行遍缤纷斑斓的人世间,并借助他们的神威,依靠自己的智谋和武功打下了一片江山。
还传说,那是一对神射手后羿的直系后裔,一个名曰“后之”,另一个,叫做“后珏”。
孪生的二人齐心协力。完全信任彼此,将所有的东西分享,就宛如一体。这也是为何,富有灵性与骄傲的两柄弓愿意相助的原因。其实,他们更宁愿,被当作一柄弓。就像是分不清彼此的孪生兄弟。
————————
然而后来,为了争夺那不可分享的唯一的皇位,在所有的竞争者灭亡之后,兄弟二人,却是将手中的弓箭,拉满弦,对准了彼此……然后松开。
箭,擦过了两柄弓身,也擦过了兄弟二人的脸颊,却未再深入。
在最终的皇位争夺中。一直按照主人的意愿,百发百中,在飓风中都不曾偏差丝毫的两柄弓,居然同时射偏了半个发丝的距离。
兄弟二人都幸存了下来,并最终决定冰释前嫌。哥哥自愿为王,辅佐弟弟;然而两柄弓,虽然幸运未毁,却是出现了两道细微的,迥然不同的伤痕。从此,世上真的不再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或者人。
前话~
这是文岂初二时听说的神话。对此,即使是一向偏理想主义的自然神秘论者文岂,一直也是不相信的。也对,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何况弓呢?这个道理小孩子都懂得,这么粗劣的神话,真不知道是谁编的。
可是,自初三遇见邓云客之后,凝固已久的命运齿轮便带着厚重的灰尘,开始重新转动起来,而文岂,也开始逐渐相信,世上或许真的存在完全相同的两柄弓呢…曾经…
——文岂整个初三,只有四件事没有料到,
第一件,就是遇到了邓云客这个意外。一个,改变了自己后半生的意外。
——直到现在,文岂还会在望峰息心之时,时不时地唏嘘一下:如果没有邓云客的出现,自己会不会一直就那么下去——淡泊名利而又木人石心;才高八斗,却安于平凡。竟辜负了满满的一腹才华抱负,以及悠悠的数载青春韶光,哀梨蒸食,空耗在苍苍老去的古井无波生活之中?
那种生活,真实得正像是自己的天真童年,总在合适的人生阶段有其独特价值,但显然不适合还是青少年的当时,因为,那是暮年。
现在想来,真是很有些不解:为什么明明只有十五岁的文岂,却可以身上自然具有那种历经了人世的沧桑变化,身世的浮沉荣辱,才能也才敢,对一切都保持着淡然,乃至于随心所欲地漠不关心的生活态度,竟然可以似乎真的,对一切外物都是可以轻轻放下。
并且同时保持,不悲不喜,亦庄亦谐;无欲无求,有声有色。
真的,那时的文岂并不是所谓恃才放旷或者更不是什么混迹校园,而是对学习专心致志之余,对成绩满不在乎。莫非真如古语道:“高处不胜寒”,结果文岂自作多情地自己一人在一个常人眼中的高处,冻成了脑残?才会如此误打误撞地,似乎失去了对于更高地方的那种强烈执愿,如同一个耄耋老翁般顺其自然并且随遇而安,却不再具有青春期少年的特有朝气与拼闯的勇气与执着。提前成熟固然甚好,然而,飞跃成熟便已直达苍老,却是令文岂每每想来,不敢后悔,却总是有些遗憾,错失了那时理直气壮年轻热血,不管不顾的权力和机会。
那时候的生活状态以及心态,屡屡回想起来,总是显得那样的纯粹美好,却回不去,却也不能回去。
我将永远不会改写这一段开头,哪怕是更改一个语气词或者删减一行空白。
因为尽管这段文字文笔极度稚嫩,叙述相当臃肿,最关键的是,尽管我也不太清楚当时为何要写这么多莫名其妙的话,或许是无话可写吧?但正是因为这段话,才坚持到了如今。
正是因为当年迫切地想要写些什么东西,却又根本找不到值得写的回忆,所以才第一次弃坑;
正是因为这段话开头奠定的基调太过自我,使得后来无从下笔,所以多年不知从何续写;
可也,正是因为这段话已经落笔,开始记叙的故事有了开头,才会经受十年的波折弃予始终不忍卒舍,才会在一九年疫情在家期间,有了灵感便不管不顾立誓完篇故事于今年。
多么不可思议!那些明显读起来满满中二气息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初三毕业生之手,但是,这毕竟是2012年,真正的初三刚毕业时我落笔写下的真正的原文,那时的开头。这是整书历史最悠久的部分。
虽然真正初三的回忆还是早已斑驳不堪,但是既然这段开头能够穿越时光的迷离幸存至今,那么我就有义务让最开始的文岂继续活下去。
没有这个早已记不清来龙去脉,根本不确定存在与否的所谓神话故事,即使有这么一段难忘的岁月,有这许多刻骨铭心的事迹和感受,或许也根本不会有这本书坎坷至今。2012年的那个孩子,或许都不相信我居然真的能坚持到写完这本书吧。
其实还挺喜欢这个编造的神话故事。如果没有这个神话的灵感,或许根本不会想要动笔写下这个故事,但是转念又想,如果不是曾经如此真切地接触了这个故事,如果不曾对我们那么深彻地追缅过,好像也不可能突然编造了这么个只能用来调侃的神话。
因为真正的开始,是杳远的回忆中最晦暗不清的片段。
至于原来写的初相识那一段,不要也罢。
初三的原作为了突出自己的才高八斗,我刻意搜罗素材,把初次见面写的如同早有剧本般荒诞离奇,还用了大量其实我自己也是根本不熟悉的暗典来尽力抬高自己创作的逼格。虽然现在想想还是深觉怎一个“中二”了得,倒也值得一哂。
所以以下就是本次成年后的新作。